2.4亿!知乎到底牛X在哪里!

2021/02/08

作者 云游小生
来源 纯洁的微笑

2020年也是知乎发展的第一个十年节点。十年以来,知乎已经积累了超过4400万个问题和2.4亿个回答。

相当于每6个中国人,就有1个在知乎上回答过问题。

我不确定,你是否有这样的瞬间:

你在继续996和辞职创业的选择中困惑,却无人能懂你的选择;

某一年,你遭遇了人生重大创伤,阴霾笼罩,无人可诉;

你想更体面的活着,快活一些,却总陷入泥沼,无人可解;

你不敢和别人探讨努力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,因为他们总是一句“别想太多”结束一切谈话。

…….

那一刻,你像站在西伯利亚的荒原。

你的惶惑,你的思考,你对这世界的种种看法,都被现实的风雪,拍碎在空中。

即使是虚有其表的希望,也在盼望着答案。

因为渴望答案,人类每天都在思索,正是因为一个人的思索,化解了千万人的困惑。

01、思考

自从人类出生,“问题”就一直存在人的大脑里。

世界太大,历史漫长,生存的问题总是严峻和迫切,一想到它,就充满痛苦。

人类被称为“思考的生灵”。

我们追求阅历丰富、才华横溢,但绝大多数人一生能掌握的经验与知识,实在有限。

美国的亚当·德安格洛和查理·切沃也在思考这个问题:

要怎样,才能让人类拥有的全部知识,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而为大多数人所用?

扎克伯格高中曾开发音乐软件,估值百万美元,他的搭档就是亚当,也就是后来的Facebook第一任CTO。

Facebook的想象,正是出自亚当之手。

《财富》杂志毫不吝啬赞美之词,奉他为“科技界最聪明的人之一”。

扎克伯克公开表白:“我做的每一个好东西,他都能做出六个来。”

所有东西方的神话中,都有一个智者形象,当主人公遇到两难之境,智者就会现身。

就像哈利·波特中的邓布利多,三国中的诸葛孔明。

但这在现实社会中,极少有人能遇上这样一位智者。

我们像个无知的孩子,一路懵懂跌跌撞撞。

假装谈笑风生地混圈子、结交人脉,暗暗希望终有贵人,不仅相助,更能解惑。

于是,2009年6月,亚当与查理离开Facebook,将现实社会中的“智者”请进网络社区。

于是,就有了一个叫Quora的问答网站。

他们邀请硅谷耀眼的创业明星,扎克伯格、维基百科的创始人Jimmy Wales、Reddit的前创始人Yishan Wong、NASA的科学家、Craigslist创始人Craig Newmark……还有计算机领域一众大神、常青藤名校教授。

平日躲着采访的牛人们,在这一处知识庙堂里,撒欢讨论自己高智商脑袋中的奇思妙想。

那些答案,被媒体频繁引用,Quora迅速蹿红。

从邀请制到开放注册制,Quora半年用户增幅37000%,一举超过维基百科、搜狐问答。

2010年8月,一个叫周源的北漂程序员,发现了Quora这一有趣的形式,但没有中文版。

于是,就有了后来的知乎。

如今,漂泊在各个城市千千万万的人们,在知乎上寻找答案,化解困惑。

02、求知欲和回答欲

2019年,“梦娃”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:“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们一定要争宠?”

问题下网友一时兴起,不断追问情节、故事、人物。

梦娃添添补补,删删改改,最终完成了一部小说《宫墙柳》。

2016年,马伯庸在知乎上逛来逛去,偶尔看到一个问题:

如果你给《刺客信条》写剧情,会把背景放在哪里?

《刺客信条》是一个沙盘类的电子游戏,主角穿梭于一个古代或者近代的城市里,执行各种刺杀任务。

当看到这个问题时,马伯庸的意识里,那就是唐代长安城。

他写道:长安城内暗潮汹涌,李泌、杜甫、阿倍仲麻吕、玄宗、杨玉环等人物悉数登场,繁华的表面下暗藏凶机。
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雏形已现。

有人疑惑,为什么大牛会免费无偿回答问题?

这世道哪怕是街头算命,不也得破费一二么?

这是个好问题。

公众号大V半佛仙人曾写过一篇文章:

如果不让我上知乎,就一个人憋在电脑前面,我当然也能写东西,但是绝对会写得非常难受,而且选题思路会受阻。

知乎就像一个钩子,那些问题,还有写下回答以后那些粉丝的互动,把我肚子里的货顺理成章钩了出来。

因为,很多人肚子里其实都有货,但是他们未必知道怎么写出来。

一个挠到心里的问题,不吐不快,不说心里痒的难受。

而那时跟着回答一起而来的点赞、评论、小红心,就是最及时的反馈。

它们告诉你,有人跟你对话,有人在意你的观点。

赞数越多,这种精神刺激的奖励越大。

半佛说:在知乎写东西,可以写得很爽。

10年前,200个知乎第一批用户,在40天里,创造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答案。相当于每个人,每天都提1个问题,回答2.25条答案。

第一个出现在知乎上的问题,是“如何使用知乎”。

后来有人困惑,如果人类”吃一小勺白矮星会怎么样”。

答主从手绘图到公式推导,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猜想,图文并茂,虽然问题和回答都与现实生活无关,但藏在屏幕背后的认真和勤恳,可爱至极。

时光穿越知乎创立10年,那些回答就像古人刻在竹简上的小篆,仍然在影响很多人。

问题关于行业、关于未来、关于理想、关于生活。

10年前的年轻人,都在困惑什么?和今天有什么不同?

那些答案在知乎生根,在每一次浏览与阅读中,生根发芽。

“得到答案”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问题之外的启发和思考。

03、广度与深度

知乎邀请的第一波用户,从根本上敲定了知乎未来的定位。

创立之初,入驻知乎的是谷歌中国的李开复、腾讯马化腾、搜狗王小川、真格基金徐小平……

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

知乎将中国人心心念念上千年的陋室铭,移植到了互联网。

一小撮专业的人,聚集在一个角落谈专业的事。精英光环让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中国顶尖人才汇集的地方。

它就像隐匿在北上广深的富豪俱乐部,人人听说,人人好奇。

实行邀请制的知乎,一码难求,偶尔邀请码流落到淘宝,瞬间被抢一空。

和Quora的发展几乎一致,在两年封闭后,知乎选择公开注册,人数暴涨。

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涌而入,各种灌水摸鱼的人,也如听见号角的公牛,一哄而上。

那些被深度知识解读文章吸引到知乎的用户,绝望的发现身边一瞬间出现了大量营销号、灌水贴。

第一波知乎大v退群,就发生在这个时候。

然后,站在互联网山头上环顾一圈,愕然发现除了知乎,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地方。

对于集结在知乎的大量热爱文字的理工人来说,豆瓣太文艺,微博连枪夹棒太恐怖,博客则日暮西山。

知乎从“精英化”到全民化,从“小而美”到“商业化”,注定是一场失去与得到间的撕扯。

小孩子才做选择,成年人全都要。

但成年人的全都要,只是因为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边缘。

就像b站ceo陈睿所言:世外桃花源是美好,但早晚会被坚船利炮干掉。

用爱发电,支撑不了一个汇集2亿人的社区存活。

靠融资,就必须要给投资人一个交待。不然,投资人凭什么给你钱,支撑你继续活下去呢?

知乎在摸索赚钱的路上,一点也比不上做游戏、干电商的家伙们。

毕竟,习惯了盗版的我们,为知识付费的意愿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情。

为了恰饭,知乎推出”值乎、live、视频、问答、书店、私家课,一直到后来的知乎大学。

但似乎被得到与混沌大学,拦腰抢去了付费的用户。

而接来的广告出现在原本干净的知乎页面,让”精英”们皱紧了眉头。

2012年,知乎自己在知乎上问了一个问题:知乎以后要干什么?

知乎给了所有人答案,却找不到自己的未来。

创始人周源喜欢看一本书——《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》。

他说:”网络社区和城市形成,有很多相似之处,我不想社区出现像北京一样的雾霾和堵车。”

如果把社区比作城市,知乎、豆瓣、微信、小红书、微博都有各自的城市规划,和常住人口。

每个城市都有犯罪,每个城市都有繁花似锦。

周源又能向哪个地方寻找答案呢?

80后张一鸣像一把利剑,横空出世,横扫千军,横着长矛进了知乎。

300多位知乎大v集体入驻今日头条下的悟空问答,据说每人每月补贴一万元。

狭路相逢,勒马亮剑,未见硝烟,战争已结束,悟空问答在今年1月,正式宣布关闭。

终归,知乎一笑拈花。

然而又是一转折,今年1月又有百位知乎答主入驻微博问答。

就像2020年,囿于二线城市之名的西安、杭州拼命甩出“高层次人才引进”方案一样,给钱给房换人才,橄榄枝从绿色变成一片耀眼的金黄。

没有”得到”直白的功利,也没有linkedin的变现能力,知乎似乎陷入了”保持调性vs赚钱”的漩涡中,拧巴着,思索着。

这条路,小红书当年走过,b站正在走,豆瓣一脸茫然不知去向。

人们说:

小红书本该是网络上时尚女孩互相种草的闺蜜圈,现在却沦成炫富的俱乐部;

B站本该是二次元的秘密据点,现在却也被娱乐攻陷;

豆瓣本该是文艺青年的最后坚守,现在却死也不死、活也不活。

至于知乎,本该是深度思考、知识与经验的极乐净土,现在却成了讲段子、编故事的池塘。

恨铁不成钢的知友们像老炮们坐在胡同口,吐一口唾沫,跺一下脚,从牙缝里“切”了一声:早年间儿的北京,可不是丫们今天这样。

如今知乎宣布正在筹备上市,2亿用户望着这座虚拟的城市,怀疑这座城,是否还是当年梦想的那个地方。

2亿用户,代表了有着像萤火虫一样的2亿困惑,还在夜空中飞舞。

只是,还在用着的人觉着她依旧饱满繁荣,旁观看热闹的人早被别的故事所吸引。

04、思考的维度与意义

为什么给一只猫在身子一边贴上胶布,猫就会斜着走路?

答主们用一种在网络上罕见的认真,写出一篇篇千字长文。

生命科学专业人士从研究角度出发,从心理学引述到神经科学,一步步推导自己的猜想。

有人不满民间小故事的想象力,开出脑洞问:

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了蝴蝶,蝴蝶的生命只有七天,他们为什么不变成王八,真挚的爱情就延继千年?

一位玩贪吃蛇上瘾的小伙伴很好奇:

给蛇打个结,蛇能自己解开吗?

去年4月,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,两分钟后就有人在知乎提问:

巴黎圣母院大火,目前形势如何?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?

5500多条答案中,有消防工程师详细解释这类建筑的消防困境与解决方案;

有建筑专家提示,教堂的三维模型已存档,有助于灾后重建和修复;

还有更多网友,从文物保护方向引入中国故宫的防火体系。

网上看热闹,知乎看深度。

各专业的答主从各自领域出发,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写出一篇篇千字长文。

就像你灵光一闪的疑问,刚好旁边站着一位无所不知的智慧老人。

有法医在知乎十步并一步更新自己的日记;

有刑警在上面讲述真实的案件。

他们大多不是文科出身,也许和你我一样,其实只是个普通的社畜。偶尔被某个问题吸引,留下脑中一闪而过的火花。

有人整理了100条知乎经典问答:

问:怎么定义「想清楚了」?

答:“想清楚了”就是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你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抽自己,再也不能抱怨别人了。

问:你心中的完美爱情是怎么样的?

答:可以有不完美。

问:苦难有什么价值?

答: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,苦难就是苦难,苦难不会带来成功。苦难不值得追求,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。

问:如何反驳「现实点,这个社会就是这样」?

答:”你是怎样,你的世界就是怎样。”

问:你是如何走出人生的阴霾的?

答:多走几步。

…….

就像菩提树下,一僧一俗,沉吟良久,你问我答。

世间没有满分答案,那只是一记使我们清醒的良药。

虽不能解决问题,却可以在五步之内治愈心头创伤。

5、写在最后

你不会试图和一本百科全书建立起深切的感情,但你会对每个回答背后,那数不清的有趣灵魂感兴趣。

因为它带给你的,不止是答案本身的知识与温暖。

就像你身处无边无际的亘古深海,这里空旷寂静,你对世界的思索、你的疑问都飘落到海的最深处。

但在这里,你发现微光闪烁,周围是无数只小小的珊瑚虫,他们和你有同样的困惑,编织着缤纷绚烂的珊瑚礁。

或许轨迹从未交织,但却都曾在彼此的生命中,留下印迹。

PS:图片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删!

作者简介:纯洁的微笑,一个有故事的程序员(👈详细了解)。曾在互联网金融,第三方支付公司工作,现为一名自由职业者,和你一起用技术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。我的微信号puresmilea,欢迎大家找我聊天,记录你我的故事。


微信扫描二维码,关注一个有故事的程序员

(关注后回复 1024 获取程序员专属精华资料!

点击了解:全网唯二以程序员为主题的漫画公众号

Show Disqus Comments

Post Directory

扫码关注公众号:纯洁的微笑
发送 290992
即可立即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